返回顶部
分享到

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:穷山沟变“桃花源”跑出墟落振兴“加速率”

社会 2023-5-31 02:32 689人浏览 0人回复
摘要

泉源:【人民网】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位于抚松县仙人桥镇东北部、长白山西北麓,南靠临江市,西临江源区、靖宇县,北依抚松县,东为长白山,头道松花江从村前蜿蜒流过。黄家崴子村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,耕

泉源:【人民网】

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位于抚松县仙人桥镇东北部、长白山西北麓,南靠临江市,西临江源区、靖宇县,北依抚松县,东为长白山,头道松花江从村前蜿蜒流过。黄家崴子村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,耕地面积1325亩,林地面积750亩,现有人口110户、320人。因通化至白河的列车穿村而过,在村停靠1分钟左右,这里又被叫做“1分钟小站”。

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:穷山沟变“桃花源”跑出墟落振兴“加速率”

走进黄家崴子村,房屋排列整洁,道路干净整洁,附近青山环抱,好似一幅水墨画。聚焦生态宜居,立足产业致富,点亮赤色印记……黄家崴子村抢抓墟落振兴战略的发展机遇,打出农旅和文旅高度融合的组合拳,跑出墟落振兴“加速率”。

黄家崴子村耕地面积较少,人均耕地不敷2亩。“已往各人靠莳植平凡粮食作物和出售土特产仅仅可以维持温饱,想过上好日子太难了。”黄家崴子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柏连福说。

村民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?“多条腿”走道儿、多方向发展,黄家崴子村共开发包闲置山地、沟系780多亩,新开水淹复垦地460亩、拓荒造林300余公顷、承包荒沟12条,林下参莳植300亩,昔日荒山现在市值已达1600多万元。

“2008年至2014年,使用六年时间,我们村先后建起36栋半地下室温室蔬菜大棚,注册建立黄家崴子村果蔬莳植专业互助社,完成了‘黄家崴子’牌蔬菜绿色认证,现在黄家崴子的瓜果蔬菜和杂粮畅销全国各地。”柏连福笑着说,现在冬天冷,大棚里刚种上叶菜,过完年恰好能卖上好价。

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:穷山沟变“桃花源”跑出墟落振兴“加速率”

为进一步拓宽致富渠道,黄家崴子村又建起肉牛养殖场、古法酿酒厂、鹿场、食用菌厂,村集体年收入20万元,人均收入近3万元。冬天,村民空闲时间较多,黄家崴子又把“粘火勺”做成了产业。“粘火勺”是本地一大特产,为了让这个特色美食走出去,黄家崴子村规范村民的制作方法、流程,统一商标,资助村民对外销售。“现在‘粘火勺’被评为白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,每年可以为乡亲们带来8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。”柏连福说。

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:穷山沟变“桃花源”跑出墟落振兴“加速率”

在黄家崴子村,村民既宜业,又宜居。“从前为了方便用水,我们都住在江边、河滨,屋里常年阴暗潮湿,其他的就更不消说了。现在我们都搬到了山坡上,住上了砖瓦房。从2005年开始,家家户户都有太阳能热水器、室内卫生间、自来水,这生存水平其时在农村里算好的了。来岁村里筹划建立一个小型污水处置处罚站,到时间各家各户生存污水处置处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了。”柏连福自满地说。

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:穷山沟变“桃花源”跑出墟落振兴“加速率”

多年来,黄家崴子村尽力打造“四好”农村路,完成村主副街道绿化工程,对全村房屋进行统一化改造升级,完成水源地掩护和生存垃圾分类处置处罚等办法建立,建立环卫长效保洁制度,实行农村生存垃圾“户收集、村会集、镇转运处置处罚”的清理模式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。据柏连福先容,村路两侧还莳植了果树,春天吃樱桃,炎天吃杏子,秋日吃李子,既能观光又能吃,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。

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:穷山沟变“桃花源”跑出墟落振兴“加速率”

除了自然风景线外,黄家崴子村还有一道“赤色”风景线。

黄家崴子村曾是东北抗联第一、二路军的重要战绩地,曾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支援前线的大后方。依托这些珍贵的赤色文化资源,2015年,抚松县共产党员理想信心教育基地在黄家崴子村建立。团结这个有利契机,同年,黄家崴子赤色墟落研学游农夫专业互助社建立。随后黄家崴子村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,先后升级完善党员理想信心教育展馆、抗联纪念馆,开辟一南一北两条抗联路等研学教育和赤色旅游新载体,鼎力大举发展赤色研学和墟落旅游,带动集体和村民增收。

白山市抚松县仙人桥镇黄家崴子村:穷山沟变“桃花源”跑出墟落振兴“加速率”

据柏连福先容,自2015年7月以来,黄家崴子村累计承办各级党员干部培训200余场,共计1万余人次;接待省内外观光、旅游5万余人次,日接待量最高达500余人次,年带动村民增收60万元。该基地被省委构造部、省委党校和省公务员局团结评定为“全省首批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”。

延伸产业链、丰富业态成为黄家崴子村下一步发展的主题。“村里正在建橡胶蓄水坝,来岁炎天村里将会增长一些水上娱乐项目。”柏连福说,接下来,村里将在现有产业底子上继承推进产业链的延伸,依托精良的自然环境、棚膜产业、民风文化、抗联文化等上风资源,鼎力大举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瓜果莳植和赤色研学旅游,以党性教育、赤色研学、农事体验、农文旅融合为重要业态的发展模式,助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,朝着打造墟落振兴新型样板积极奋斗。(图片均为资料图片)

(责编:王海跃、谢龙)

本文来自【人民网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ID:jrtt

本文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!

最新问答
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,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,软文发稿平台,广告交易平台,媒体投放平台,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。尽一网在手,晓其所有!人人都是传媒者!。
  • 官方手机版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客户端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