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顶部

民间故事:替嫁

[复制链接]
一壶茶一笼点心观世界Lv.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-5-30 17:57:04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#民间传说##传奇故事##聊斋故事#
山东掖县有一个姓毛的穷苦人,从小到老都帮人家放牛,人们称他为“毛大牛倌”。中年以后,委曲结婚成了家,生了个孩子取名维之。那毛维之五、六岁时,颠末私塾门口,听到内里传来一阵琅琅书声,从窗户里望进去,不少跟他一般大小的孩子都坐在那儿读书。他非常羡慕,整天缠着爹娘要上学读书。
家里穷,哪有这闲钱闲工夫,爹娘实在无法满足孩子的要求,只能花几十个钱买一本识字本,由着维之东求教西问讯拼集着认几个字。那维之资质聪敏,又有志读书,没有半个月,把识字本上的字儿全记熟了。今后以后,他经常请求爹娘,把生活中节省下来的几个钱,买上一本两本书,苦苦地研读。乡村里正在上学的每一个孩子,多少读过几本书的老农、商贩,都成了小维之的老师。一偶然机,他就诚诚恳恳地向人请教。

维之每天一面帮阿爸放牛,一面手不释卷地读书。到十一岁那年,他已经一知半解地读了好几十本书。求知欲一年年增强,买书的必要也跟着扩大,他父亲已经无力担负这笔费用了。维之只好陪着警惕、低声下气地随处去借。每借到一本新书,他就如获珍宝、警惕翼翼地捧在手里,骑在牛背上认真诵读,不敢折坏一个书角。一两天,读得滚瓜烂熟了,再去请求人家另换一本。
当地有一个大户姓张,四十多岁年龄,固然富有,却因为自小父母娇惯,没有让他上学读书。年龄大了,胸无点墨,非常后悔。现在他已经有了两儿两女,立志要把儿子作育好,请了一位有学问的老师在家里教读,还购置了许许多多书籍,经、史、子、集,应有尽有。可是,偏偏那两个孩子贪玩,都不爱学习,条件那么精良,效果还是很平常。
毛维之知道张家藏书许多,但都簇括全新没有人翻过。他上门去求见张大户,嗫嚅地提出,志愿替他家放牛,不要报酬,只求能常年借书给他看。张大户正为两个儿子读书不求上进而忽忽不乐,见毛家孩子小小年龄如许刻苦勤学,非常感动。他不但允许了维之的要求,而且还告诉家里的老师,请他辅导辅导维之。那老师原也是穷苦出身,对维之很同情,又见他聪敏勤奋,就经心地教他,并且常常在大户跟前夸奖维之。
张大户看维之确实值得作育,便同他父母探讨停当,干脆不让维之放牛了,留在张家同大户的两个儿子一起读书。两年下来,不但维之大有进步,连那两位小主人也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学友伴读而有了上进。张大户愈发喜欢维之,就和老伴计议,决定把大女儿许配给他,让他作为没过门的女婿留在家攻读。
谁知道,做父亲的固然有爱才的想法,他女儿却只认得金子和银子。听说阿爸把本身许配给一个放牛娃,又羞又恨,很不乐意。常在背后抱怨父亲,反对这门亲事,扬言“宁死也不跟毛大牛信的儿子!”她父亲以为她还年幼,听了也只是付之一笑。
几年光阴过去了,维之读书日有所进。但是毕竟在十一岁从前胡乱自学,底子不扎实,到场了两次考试,没有能考中。维之十八岁那年,父亲因山洪发作被淹死了。维之回家陪伴母亲一起生活。张大户看看维之和大妞都已经长大,和毛家母子谈妥,选择了好日子,让大妞嫁过去。
不意,大妞小时间的成见一点儿没有改变,表示坚决不嫁毛家放牛娃。张大户夫妇再三劝说,她始终听不进去,对她妈妈说:“你喜欢他你上轿,我可不嫁!”
到了喜期那一天,新郎毛维之押着花花轿子来到张家迎亲。那大妞头也不梳,脸也不洗,只是躲在屋角里哀哀地哭泣,父母给预备的新衣扔了一地,说什么也不肯梳妆上轿。张大户急得什么似的,反复地劝说:“毛维之是阿爸看中了的好小伙子。”
“满身牛屎味,有啥好?”
“他读书勤奋,有出息的。”
“他的出息象他老子,放一辈子牛!”
“生活上有我阿爸承担。”
“出了门靠外家,干嘛嫁男子?”
反正是一百个“不”字。她母亲是诚实人,也没有词儿劝说女儿。大户的两个儿子在外厅陪着未来的妹婿,轮番进来催促,也无法动摇大妹妹的决心。延误了个把时辰,大妞绝不让步,抱定主张不梳妆、不上轿。
张大户劝也不行,骂也没用;本身看中了的新女婿又正坐在前厅等待,怎么办呢?急得他老泪纵横,大妞仍旧没有丝毫回心转意的表示。
大户的小女儿二妞,比姐姐小两岁,也坐在姐姐旁边,帮着阿爸劝她:“姐,你看,阿爸急得都要疯了。”
“我管不着!”
“姐,毛家那哥,咱们小时间都见过。别的不讲,至少品行、性情都是好的。你就顺了阿爸吧!”

大妞在父亲跟前,有些话还说不出口,如今听妹妹也这么学舌,火就上来了:“品行能当馍馍吃?性情能换金子?死妮子,你也学着来逼我?你说他好,为什么你不跟那穷鬼去?”
“姐,你别生气,”二妞心地坦然地说,“阿爸当年原不是把我许给毛家的嘛。要不,毛家再穷、再苦,我也不会要姐姐来劝我的!”
张大户正愁没法儿下台,听二妞发言很在理,看看大妞又不象能劝转过来的样儿。脑子一闪,想到了一个主意,忙让老伴把二妞拉到另一个屋里,抹着泪对二妞说:“好闺女,你姐那执着性子,八条牛也拉不返来,毛家迎亲正在前厅坐等,阿爸急得要跳井了。毛家哥儿你是知道的,他人穷志不短,是有指望的。”
张大户顿了一顿,接着说,“如今无奈,阿爸想把你替代姐姐嫁过去,你说行不行?”
二妞低了下头,思忖了半响,含羞地说:“阿爸急成这个样儿,看来也没有别的法儿。毛家不外穷些,也不见得终生饿饭。我听从阿爸阿妈的就是了。”
张大户夫妇松了一口吻,决定这么办,匆匆忙忙,把大妞的新装给二妞妆扮起来。大妞见妹子肯取代本身嫁给毛维之,反而恼了。她冷冷地说:“妹子,你肯去跟那放牛娃,显得你很懂原理。可是,嫁出女儿泼出水,如果出了门还要靠在爹娘身上,今儿要这,明儿要那,就算不得有志气!”
二妞也不理她,自顾梳妆、登轿,嫁到了毛家那三间草屋里去。
结婚以后,毛维之当然也知道了姐妹易嫁的颠末环境,内心很感动,对老婆更加敬重。毛家的生活非常清苦,二妞想到了临上花轿前姊姊的话,决心要自食其力,婉言谢绝了外家的统统资助,靠着婆媳二人昼夜纺织,维持生活,让维之用心致志地用功读书。
大妞悔了毛家这头亲事,爹娘按她的心愿,把她许配给一个富家子弟。嫁了过去,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,过着非常舒心的生活。每逢过年过节,姐妹两对都双双回家探望父母。大妞看看本身珠翠满头、绫罗满身,而妹妹则是荆钗布裙,寒酸得很。她内心越发得意,觉得当年那一着棋走得很对,让妹妹做了替人,去受一世的穷了。可是二妞却很坦然,丝毫也没有后悔的意思,而且跟毛郎相处得非常融洽。
过了两年,大户夫妇相继去世了。大妞脾气不好,因一些金钱上的事,跟外家两个哥哥闹翻了,断绝了来往。那毛维之辛劳攻读,终于中了秀才,接着又中了举,生活徐徐宽袖起来了。而大妞的丈夫呢,却吃喝嫖赌,吊儿郎当,家境一年比一年差,夫妇俩老是吵吵闹闹。她听说妹妹成了“孝廉夫人”,内心更是不好受。偶然间走在路上,远远看见妹子坐着轿子过来,总是急遽躲开,不肯意相见。
又过了几年,大妞的丈夫把家产吃尽玩光之后,一场病死了。大妞没有子女,孤零零一个过着穷困、悲凉的光阴。而毛维之却进京会试中了进土,留在都城里做官了。
有一天,大妞掖着个破竹箩,上街去买二升米,突然看见一群骑着骏马的仆众,簇拥着两辆华丽的马车疾驰而过。一探询,原来是毛维之从都城派人来接夫人进京的。街坊中有些人知道当年张家姊妹易嫁的故事的,见到大妞,都在背后窃窃私议。
大妞也听到了一句半句,气得米也不买了,翘趄着返回家里,吃不尽的后悔药。这个“夫人”的位置本是本身的,却硬是哭哭闹闹地推给了妹子。满肚子的懊恨内疚,可一句也说不出口。她折腾了一夜,第二天,心一狠,一剪刀把头发铰了,投到一家寺庵里当尼姑去了。
后来的二十年,毛维之做官一直升到“尚书”的职位。在那个社会里,官儿愈高,权势愈大。他在故乡买了田地,造了房屋。他的夫人当然也享尽了繁华,受够了奉承,而大妞呢,一天、一月、一年,朝朝暮暮,在冷落的尼姑庵里念佛拜佛,木鱼也不知道敲破了多少个。

到了五十岁,毛尚书带了夫人子女,告老还乡。地方上的官吏绅士们,当然没有一个不来献殷勤、拍马屁的。姐姐正在为了生活上没有着落而发愁,听说妹子“衣锦回乡”,派烈?小尼姑来毛府上问候,意思是想得到一些帮助。
那位二妞对姐姐还是很关心的,知道姐姐心高量窄,此时现在的头脑必然很复杂,所以封了一百两银子,装在一只果盘底层,上面用水果、点心遮好,盖上盖子,派一名家丁捧着,随小尼姑送回庵里去。
老尼姑大妞打开果盘盖一看,装的是桃子、梨儿、糕饼之类,不觉大失所望,以为妹子太寡情了,生气地对家丁说:“你回去上复夫人,出家人缺少的是柴米,没有福分享用这些好东西,我不要。”硬逼着小尼姑再跟家丁到毛府去传话退还。
毛尚书听了,一看银子还在水果底下躺着,不觉很感慨地说:“这位老姐姐,到老还是以本身的心思去揣测别人,度量实在太狭窄了。”于是,拿出二十两银子交小尼姑带回去,并要她转告师父,以后按月照这个数字送到庵里去。大妞听小尼姑把环境说了一遍,不禁长长叹了一口吻。此后,老尼姑在驱不散的烦恼中得了病,不久就去世了。到死她总觉本身“命运”不好,却不知道这“命运”是怎样造成的。
每天不断更新古今中外小故事,有喜欢此类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或者点赞收藏;您还可以长按点赞,如许就可以强力保举此文。
多谢观看,谢谢您的支持!。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,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,软文发稿平台,广告交易平台,媒体投放平台,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。尽一网在手,晓其所有!人人都是传媒者!。
  • 官方手机版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客户端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