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顶部

两个儿子都读了研究生,父母在老家却抬不起头

[复制链接]
苏宁熙熙Lv.6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-2-13 06:36:31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小时候,父母天天干农活都很辛苦,总是叮嘱我们,要好勤学习,夺取走出农村。


比及孩子真正走出农村的时候,父母却还在为了孩子而苦干,由于孩子必要买房、完婚。



在我们村子里,有一户人家姓袁,家里有两个儿子,一个30岁,一个32岁。


他们家条件很差,父母都是农民,也没有手艺。别人有的可以做点小本生意,大概做木工大概泥匠,大概去外面工地干活。


由于生存很节俭,平时父母也没有给他们安排有营养的,所以两人个头都不高。



在他们读小学的时候,他们的爸妈就不停絮聒他们,“你们得好好上学啊,要不然就得走我们的老路,脸朝黄土背朝天。”


他们把话听进去了,两兄弟读书都很勤劳,小学读完,两人的奖状就把家里墙上空缺的地方挂满了。


哥哥初中结业后,以全校第10名的结果进了市里最好的高中。高中期间,学习结果不停保持在全年级前50名,其时一个年级将近有1000人,这个结果根本上可以上重点本科。


弟弟初中的时候有点儿叛逆,他读初三的时候,父母大概想着到时候就供老大去上学,弟弟就去学个手艺算了。


听到父母的这个想法后,弟弟在初中的末了一年也没有积极去学,但是中考分数也过了县里的普高。


初中结业后,父母很纠结,想让小儿子继续读,但是经济有限。他的大舅了解了情况后,跟他妈说,“去读吧,不读的话,以后要受苦头的,没钱的话我先借给你们。”



过了一年,哥哥到场高考了。平时结果都不错,根本上都是610分左右倘佯,但唯独高考发挥失常,只考了578分,末了去了上海的一个普通一本学校。


两年后,弟弟也到场了高考,虽然结果不如哥哥,但是也上了南京的一个二本院校。


为了供两个孩子读大学,父母向亲戚都借了个遍。


哥哥结业之后,留在了上海,去了一家国企,工资还不错。其时弟弟还没有结业,所以他可以支持弟弟的生存费。



后来,弟弟临近结业的时候,发现工作欠好找,外面稍微好一点的工作都必要研究生起步,所以他想着继续读研。


哥哥知道这个想法以后,表示非常支持,并告诉父母,弟弟在研究生期间的所有费用都由他来负担。


就这样,弟弟在大四就到场了研究生考试,成功登岸。


研究生期间,他受苦研讨,发了好几篇文章,拿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万元,为家里省了不少负担。



比及弟弟结业之后,也报考了一所211大学的研究生,由于本身年纪有点大了,他选择了专业硕士,只必要读两年。


弟弟结业去了上海,哥哥结业去了深圳,两人都进了国企。


父母看着两个儿子都走出了农村,不用像他们那样,天天都要干夫役,心里满是欣慰。


每逢年底,兄弟两个才能回家过年,并且苏息的时间也不长,最多也就9天,还包括了请假。邻人们看到两个研究生都返来了,都会抛来倾慕的眼光和夸赞的话语。



时间一晃,两人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了,大概是受到小时候家庭的影响,两人都比较内向,都还没有谈过朋友。


村里的同龄人,有的初中结业就学了手艺,本身开门店单干,有的在工地干活,还有的在县城做点小本生意。


但不管挣钱多不多,他们都完婚了,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了。



近两年,当兄弟俩回家的时候,再也没有以前的那种优越感了,由于出门别人就会问,“小袁,什么时候把女朋友带返来啊?”


不管是哥哥还是弟弟,都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别人的问题,只能勉强回一句,“不急,现在还早。”


以前小袁的父母走亲戚,别人都会说他们会造就孩子,两个儿子都成烈材生。如今,亲朋们只会问,“你家儿子啥时候完婚啊?”


爸妈只能低声回避一下这个问题,“孩子们的事变他们本身做主。”


但同样都是父母,谁不费心本身孩子的终身大事呢?只是本身无能为力,再怎么费心也没有办法办理问题。


去年国庆,小袁的父母和他叔叔婶婶们一起去走亲戚送礼,在用饭的时候,小袁的婶婶故意在桌上说,“我们家孩子没读多少书,现在已经有了孩子,我们还算年轻,可以帮他们带孩子。”



听到这话,小袁的妈妈心里特别不惬意,但是由于在亲戚家吃酒席,也不敢说什么,吃完一顿就直接回家了。


如今,读了书的孩子,到了30岁,如果还没有完婚,他们的父母反而更辛苦,更没有面子。反观那些初中就出去打工的孩子,早已立室立业,虽然工作没有那么体面,但是他们的父母不用为他们的人生大事发愁。
#望见人间百态#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天盟传媒网是一个由会员自行发布传媒的平台,一家集新闻稿发布平台,软文发稿平台,广告交易平台,媒体投放平台,为一体的全网媒体资源自助发布平台。尽一网在手,晓其所有!人人都是传媒者!。
  • 官方手机版
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客户端下载